<p id="xkwdd"></p>

      《技工院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2022年)》印發

      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意見》(人社部發〔2021〕30號)要求,深化技工院校公共基礎課程改革,進一步提升技工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人社部印發《技工院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2022年)》,各技工院校要認真貫徹實施,開齊開足開好公共基礎課程,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下為方案的具體內容。

      一、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技工院校學制教育各辦學層次,涵蓋初中起點中級班、初中起點高級班〔含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以及高中起點高級班〔含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

      二、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技工院校公共基礎課程由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構成。

      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設置,所有學生必須全部修習。包括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數學、英語、數字技術應用、體育與健康、美育、勞動教育等9門課程。

      選擇性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安排內容,各學校根據專業技能人才培養需要選擇具體課程、安排教學,所有學生必須完成規定學時。包括通用職業素質、物理、化學等課程。其中,物理、化學為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該專業的學生必須修習。

      選修課程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由國家根據學生繼續學習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安排內容,另一部分由各學校根據自身辦學條件、辦學特色、學生多樣化需求以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設置,包括地方特色課程等。

       

      學時

      初中起點中級班公共基礎課程的學時不低于900學時,初中起點高級班公共基礎課程的學時不低于1300學時,高中起點高級班公共基礎課程的學時不低于600學時。各學??筛鶕I技能人才培養需要在規定的范圍內適當調整,但須保證學生完成規定學時。

       

      課程結構與學時

      根據不同教學層次和生源情況,技工院校公共基礎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如下。

      其中,體育與健康的必修內容和選擇性必修內容,須在校期間持續開設。物理是機械類、電工電子類、建筑類等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化學是化工類、農業類、輕工類、醫藥類等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其他”課程包含開學第一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安全教育等。

      三、課程內容確定的原則

      思想性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歷史使命、社會責任、民族團結、生態文明、勞動意識、健康意識、審美觀念等教育,充分體現中國特色,推動課程思政建設,促進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基礎性

       

      面向技工院校全體學生,依據其發展核心素養,遵循其身心發展規律,結合其學業基礎,精選其終身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進一步夯實其科學文化基礎,打牢其成長的共同基礎。

       

      選擇性

      適應國家技能人才培養需要,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專業,以及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結合課程特點,分類分層設計可選擇的課程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

       

      職業性

      突出技工教育和勞動教育特色,加強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融通、銜接和配合,積極對接世界技能大賽相關標準,強化課程內容與職業生活的聯系。選擇與技能人才職業生涯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有機融入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學生職業精神,提高通用職業素質。適應學生不同的職業發展需求,分類分層設計課程內容。

       

      時代性

      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以及當代社會進步和學科發展前沿,優化課程結構,對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緊密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及時更新課程內容。

      四、課程實施與評價

       

      科學編制課程標準與教材

      課程標準研制應遵循本方案的總體要求,明確課程的育人價值,確定課程目標,明確課程內容標準,以指導和規范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資源建設。教材編寫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圍繞課程目標,符合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和學生認知特點。教材內容要導向正確、科學先進、編排合理、表現生動。

       

      合理實施課程教學

      學校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指導下,依據本方案和課程標準,結合技能人才培養目標、辦學條件、學生特點和職業發展需要,開齊國家規定的公共基礎課程,開足規定學時,并合理實施教學。教師要準確把握課程教學要求,做好課程教學設計,合理運用各類教學資源,推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創新。

       

      積極開發使用課程資源

      鼓勵學校自主或參與開發各類課程資源,并進行共建共享。課程資源建設注重教與學并重、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助力教師實施教學,支持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提升教與學的效果。

       

      完善課程評價機制

      課程評價應以本方案、課程標準為基本依據。對接技能人才培養目標,重點考核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職業素質提升。豐富評價形式,鼓勵采用學生評價、教師評價、企業評價等多主體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等多元評價方式。

      五、條件保障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根據課程實施需要,配足配齊公共基礎課程專任教師。支持學校聘用具有專業特長的兼職教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定教師理想信念,提升教師品德修養。完善技工院校教師培訓制度,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提高教學能力。推動教師教育理念、教學觀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加強教學設施建設。根據課程實施需要,進一步完善技工院校公共基礎設施、圖書資料、教學設備建設標準,改善教學環境與教學條件。配齊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活動室等專用教室與體育場館,保障公共基礎課程的開設。積極探索將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生產實習、校園文化結合,創設學習實踐環境,設置教學設施。

      完善課程實施管理。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本地區技工院校公共基礎課程設置與課程標準實施的統籌規劃與管理監督,把課程開設與實施情況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學校要進一步健全公共基礎課程管理制度,全面落實本方案和課程標準,保證開齊開足公共基礎課程。各級教學教研機構要加強課程實施的培訓和指導。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美女一级毛片_有中文字幕的黄色网_国产成精品在线观看